
一
恍惚间开学两个周了,一个多月的寒假没太多体会便很快结束,很多想干的事情没有做好。感觉假期生活的感觉与高中时候的假期相比,本质部分并无不同。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虚度了。
生活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谁又知道最初想学计算机,后来决定学电子信息的人,最后阴差阳错进了物理学院呢?所以,在刚刚进入这所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点转专业的想法了。可这事情还是少点眉目,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学院的教务,都对转专业的课程替代不是很清楚,所谓转专业的难度只是其他同学口里模糊的描述,有所迷茫也难免。但总得去试试吧,有所抵触的事情,至少要尝试改变吧,想转专业,不能连努力的勇气都没有吧。根本无法预见未来的结果,而我还是决定选了同时电路分析A和B两门课,就算实际上没用,也算是对自己无法改变一些事情,只能对过去的失误稍作弥补的一点宽慰吧。
在此吐槽你交行政管理的混乱。无论是物理学院还是电气学院的教务,都没法对课程替代和转专业记分的方式作出明确的解答,实属让人恼火。好在电分B的老师非常通情达理,允许我不交作业不去上课,直接用A的考勤和作业成绩,免去了不少课业压力,这样只要七个学时的课只要上四节就好,真的很感谢这位老师。
二
回来发现,犀湖里的水已经多半空了,可能是那几座桥要整修的缘故。水没了,曾经岛里的鸟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只有零星的几只还在水边徘徊。水没了,留下干裂的湖床,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在水里的标识牌,还有不知道长在啥玩意上的草。所以说,我们所认为的事情是一回事,水没了之后,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希望这些水灌回来之后没有以前那么脏,别再起白沫了。
我整的几门选修课很有意思。我舍友选的课大都类似“信息检索”,“法医案例”这种偏学科实用性的内容,而我的课,一门关于文学,一门关于音乐,还是以情感性为主。也算是不负告知文理双修的努力,也算是争取做一个有趣的人的这种志向,也算是寻求热爱生活的方式。我承认,物理是美的,数学是美的,当物质世界的普遍法则与理性世界的精密论证徐徐的在你面前解构,凡是存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大概都会感叹其精巧绝伦吧。可不能总用理的角度审查世界,当换一种方式,以文学与音乐为载体,用心灵去体会,所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维度了。想起高中班主任的话,你们学的是物化史,可能高考不占优势,但将来,你们绝对会比学纯文或纯理的人得到的更多。现在我也琢磨出一点端倪了,这些体会,是我从中获得的礼物之一,也是支撑我的存在的重要因素。
跑远了,接着说选修课。虽然说这些课与思修一类的公共基础课同为水课,但老师的态度在我感觉更上一层。也像我的老师说的,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是在专业课以外的选修课学到的。我也的确觉得,开设这些选修课是真的太重要了。很多老师都不会在课上提及太多个人隐私,可能是觉得这样有损教师的威严,我选的一门课的那位老师,愿意与我们分享她人生中的种种不顺,我真心欣赏这样的老师,能够在课上神情自如的讲那些故事,说明她的精神高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可能这门课不如其他的选修有意思,但有了这样好的一位老师,我深信我能得到的更多,花100的权重选这门课还是很值得的。
三
还没想好这个学期要怎么过。脚踏实地的学习或尽可能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或纯混?上学期便是忙了太多学业以外的事情,而在学习上有些怠慢,以至最后的成绩没有达到让我满意的成都。我可能没有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要是时光倒流,重新让当时的我斟酌如何去选,他估计再怎么深思熟虑,也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吧。结果是部分不可控的,过程最重要,也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图个充实快乐就好。
所以比赛可能还是要参加一些的。明天的蓝桥杯校赛,EDA的,先试试水看看情况,毕竟我也没太好好准备,要是结果较好,再去试试EDA的省赛吧。不怎么好好准备一定是心虚的,几次有想退赛的冲动,但还是去吧,就算去看看题也不会少块肉。另外还有电设的校赛,题我粗略一看,显然超出了我现在的能力范围,而且又是个人赛,没有大腿可抱,而且我很多基础课没学,就算真的做了也是抄别人的轮子。所以这个可能真的要留到明年了。
比较好的是,加入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社团,也希望以后能在这些方面上努力一些。而CTF的社团我可能就要摸鱼了。。毕竟大佬太多,不过还要从长考虑,平时的活动应该也会去的。
可无论怎么说,学业还要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行动,上学期做了不少感动自己却没取得啥实效的行为,这学期要多加调整。课程显然比上学期加重,为了转专业有又多修了一门课,不可不认真对待。好在数学相关的课只剩一门了,让我这个数学渣略感欣慰。
四
其实高考结束后也一直在期盼着,之后的生活会有如何的惊喜,会有如何的崭新在等待,但现在的所思所感,和早已经历过的、那些作为更早的过去所期待的未来的时间,早就说明了这些:对未来的美好遐想,多是化作稀松平常的日子。这平常的日子里有努力的决心与行动,又有些颓废和落寞。我琢磨,大概没有人会最终走向完全理想的自己吧,甚至有人与他们的理想南辕北辙;现实太难如人所愿。所以,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之后,就算转专业这件事情不成,我大概也会乖乖留在现在的专业,而不再抱有任何怨言了。
事情开始之前,立下宏图伟志,而事既行,又觉得自己是庸人一个。善始之繁,克终之寡,可见一斑。可能一开始就不该立那些宏图伟志,放宽一些,别和自己拧巴着,也不能太纵容自己。像这样抱着平常心才能一直走下去吧。
我始终不相信山脚的人会永远没有登顶的机会,也始终不屑于趋众人之路若鹜。看过别人发的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就生在罗马。“ 可为何人人的归宿就一定是罗马?如此发问,绝不是不思进取,而是鼓励思考,思考自己的定位究竟在哪。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去追随人群而最终成为分母。
那就来吧,把该做的事情做了,别让以后后悔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