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此文记录我这一年的心路历程,也为那些想转专业的人提供一些经验。
过程
开端(摆烂)
我觉得用摆烂来形容应该也不为过。进了大学之后谁又敢说一点没摆烂呢?毕竟分心的事情太多了,课程又快又难,最后大一这一年过了均分也才差不多刚好弄到85。辅导员也跟我说这个成绩说一般转不成。但我想反正试试也不吃亏,还是报了。
关键的十几天
教务本来多久发的通知已经记不清了,也懒得去找,只记得申请本来9月2日截止,后来又改成9月10日了。我当时为了某个比赛寒假在学校多待了一个月(最后比赛延期了,还有点气得不行),导致那个时候依然处于摆烂期,5号才想起来这事,把之前写的申请改了改准备交。
说实话我还是紧张的,因为这个成绩转入不是那么的稳,不想那些年纪前几的同学,不用担心初审不过。10号返校后我就一直不停的刷新电气学院官网,终于在9月14号晚上大概九点半让我刷到初审结果了(当时我还在实验室,看到结果之后直接跑回宿舍了)。
9月16日,参加笔试和面试。参加笔试的时候有一个趾高气扬感觉非常屌的老师喊我们填那个志愿单子,还说什么不填单子就可以直接走了。当时的信念的确有点动摇,想着万一被调剂到不想去的方向咋办,但一想来都来了不能在最后放弃,还是硬着头皮填完交了。发下卷子来一看,题目很简单,但还是有点想不起来怎么做了(此处该反思,要是之前不摆烂也不能不会做)。
四十分钟做完题之后就跑到十教面试。这面试分组也把我整麻了,本来分到第九组,结果跑路了两个人,就又被分到第十组(最后一组)一点四十等到快六点。
结果
17号我整天都在疯狂刷新学院的官网,最后晚上九点半出了结果,我直接把手头的事情放下不干了回宿舍了。
一些注意
要有信念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转专业,就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如果中途出了什么事情让你想放弃,那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因为这可能已经是能比较轻松的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最后机会了。所以,要有转专业的坚定信念,要有与不确定的焦虑为伍的准备。如果你转专业的执念不是那么大,我还是建议你再多考虑考虑。不然会后悔的。
要有细心
要有一份随时关注政策的细心。要多去看教务处和学院的网站,多去问别人,不要因为不清楚政策导致转专业失败。
关于成绩
先说结论,高成绩不是必要的,它是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之前不太清楚这个也是我后期摆烂的原因)。我所确定的是有人均分81也能转到电子信息工程(未证实消息:有人七十多也能转通信)。相对热门的专业尚且如此,我觉得应该还是能反映整体情况的。关于成绩,我觉得只有整体差不多,不要有不及格的现象就好。只要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能比较放心的去尝试一下转专业的。
关于笔试
非常简单,纯粹是写着玩的。不考任何计算,主要是知识的概念,英语考是基本的专业词汇。
关于面试
我觉得这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简单说下我遇到的面试流程:
1. 群体面试,轮流介绍
2. 轮流提问
3. 评委提出一个问题,几个人经过讨论得出总结
关于介绍,一定要多突出自己的优势,少给自己挖坑,评委提的问题都是与自我介绍相关,如果没回答上来,多半就凉了。基本上是很难准备的,更看临场发挥的能力。
仅供参考
政策每年都在变,本文仅适用于SWJTU 2021年的转专业流程,仅供参考。
后话
促成转专业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但都是掺杂了一部分不如意与不甘心。从大一下定决心要转专业到现在还不错的结果,这之间的种种也算有些可讲。
之前其实也是被很多人吓唬住了,以为转专业很难,所以抱着试一试不成便摆烂的心情去尝试,没想到成功了,可能也是欧亨利式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这件心心念念一年的事情 终于告一段落了。而挑战还没结束,还有新的课要学,旧的课要补;有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有新的环境要去适应。生活和学习中的琐事永远不会因为某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消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